雕艺流音——乐清王家黄杨木雕展
6月8日至26日,在乐清黄杨木雕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10周年之际,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了《雕艺流音—乐清王家黄杨木雕展》,王家
黄杨木雕传承人王笃纯、王笃芳、郑胜宁的30余件作品参加了展览。
这是国家大剧院策划推出并主办的“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”之一。
四代传承 大师辈出
黄杨木雕展开展当天,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
,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张兵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、中国工艺(集团)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郑生,国家大师专家委员会
主任唐克美等相继做了精彩的发言,北京工艺美术界专家和热心市民参加了开幕式。上世纪70年代末曾为王笃芳大师授业传道的5位鹤发童颜的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
系教授也到场观展。
据《本草纲目》,“黄杨性难长,岁仅长一寸,遇闰则反退。”被清代文学家李渔誉为“木中君子”。黄杨木雕作品,历来是贵族
藏品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黄杨木雕《铁拐李》,是1342年的元代作品。清末,温州著名艺人朱子常把木雕工艺总结为10道工序,其作品在1905-1915年南洋劝业会、巴拿马万国博
览会上获奖。
学者们在会上的发言,充分肯定了王家黄杨木雕创始人王凤祚的艺术成就。1953年,王凤祚以著名民间艺人的身份,应
邀走进了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人培训班,后留校执教黄杨木雕专业。王凤祚的作品《苏武牧羊》、《牛郎织女》,曾在上海华东
四省一市民间艺术观摩会上展出,其中《苏武牧羊》获一等奖,得到陈毅的高度赞赏,翌年选送俄罗斯,被列宁格勒博物馆收藏。王凤祚
把民间雕刻和学院艺术紧紧地结合起来,用自己毕生的精力,形成独树一帜的木雕艺术风格,其特点是:以淳朴圆润的刀法,形神兼备的
形象,虚实相间的表演手法,反映历史题材,也关注现实生活,让艺术走进高雅的圣殿,也走向寻常百姓人家。
王凤祚的四子三女以及女婿们,在其亲授、影响和扶持下,一个个都成了木雕高手。王家成了闻名海内
外的黄杨木雕世家,至今已延续四代。代代有传承,代代有创新,成了一个特艺家属传承的典范,获得“北有泥人张,南有木雕王”的称誉。
生活万象 时代张力
短短几分钟的开幕式,只见镁光灯不断闪烁。而帷幕拉开,一个个浅
黄色的玉质美人、倜傥文士,栩栩如生,扑面而来。一件件装在大玻璃盒内的黄杨木雕作品,真叫人眼睛一亮。与会者不断地拿出手机,
拍下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。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笃纯的“牧童归去横牛背”的江南风情系列,多用细腻、
圆润、有力的手法表现民间民俗的清新、质朴之美,作品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芳的《屈子行吟》中华文化名人
系列,尝试形式美与形体韵律节奏、形与神、形与意境及刀功刀法、运行形式去创造典型人物的性格与气质。中国木雕艺术大师、中国根
艺美术大师、王家二女婿郑胜宁的《三十六行》小人物系列,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典型,以深厚的形与线的严谨构造,创作独特的
、鲜明的东方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个性的作品,形神并茂,生动感人,具有时代的张力。
精巧的画面构思,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传神准确的细节刻画,彰显了木雕大师们娴熟的思想境界和精
湛的艺术手法。他们认为,黄杨木雕要唤醒传统的雕刻,又要注重现代的审美;要孜孜以求探索新路,又不能丢掉传统;要注重知识积累
,观察生活万象,才能超乎象外,得其寰中。
探索创新 独具魅力
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唐克美在致辞时说,王家黄杨木雕在
坚守乐清黄杨木雕传统艺术形态特征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时代创作的新途径,在传承与创新中坚持“移步不换形”的创作原则,在创作的题材内容、造型
形式、形态结构、技艺手法等方面都有可喜的突破,提升了传统工艺的艺术水平、艺术格调与文化品质,迸发出个人匠心独具的风采。
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,中国工艺(集团)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郑生认为,王家黄杨木雕已形成独
特的创作风格,不仅传承传统雕刻技艺,还努力探索以传统工艺表现新时代、新生活的创新之路。希望通过本次展览,能够更好地保护和
传承黄杨木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弘扬乐清黄杨木雕的精魂,为大众提供更多层次、多样性的精品力作。
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认为,参展艺术家在黄杨木雕领域享有盛誉,他们的创作传承有序,独
具魅力,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,以淳朴圆润的刀法、形神兼备的形象和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名闻于世。相信通过此次展览,将有更多
的社会公众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,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,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投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。
经得王家大师们的同意,国家大剧院郑重地收藏了王笃纯的代表作之一《双人飞天》、王笃芳的《弘一
法师》和郑胜宁的《孔明》。
展览作品引得竞相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