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聚力传承创新 先行共同富裕”,11月21日下午,为期四天的2022中国(温州)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正式落幕。本次博览会展销区面积4500平方米、展位370个、参展商247家,并配套举办“中誉杯”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、手工艺 50 人论坛(CEAF50)、工美直播及线上签约销售等系列活动,完美呈现一场时尚、大气、包容、开放的文化盛宴。
国家宝藏 尽显东方美学
青瓦白墙,竹林围绕,精品齐聚……博览会的主题展“中国百名大师作品联展”,汇聚了百余件来自全国各地、不同风格的大师力作,涵盖雕塑工艺、漆工艺、抽纱刺绣工艺、竹工艺、陶瓷工艺、金属工艺、其他工艺等七大工艺品类,从多个角度展现祖国的巨大变化,见证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时代。
展区内,目光所及皆是惊喜。摆放两侧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,组成木的微观世界。展区中间的瓷器区,或清雅如玉,或深沉古朴,尽显东方美学之意境。抬头一看,墙上也有风景,数幅刺绣作品,针针有情,绣出传统与时尚交叠的魅力。展区集中展示了当代工艺美术的高端成果,让市民在联展中看遍百态非遗,也为各地工艺美术的交流搭建了平台。
百工之乡 输出非遗魅力
温州素有“百工之乡”的美誉,瓯塑、瓯绣、黄杨木雕、石雕等瓯越技艺承载千年文脉,聚焦国内外的目光。展会上,温州各市县区一批优秀的工美作品合力输出非遗魅力。
鹿城馆汇聚了温州百工,从艺术视角,呈现瓯越文化丰富内涵及多元创新。永嘉馆设置“永嘉山水诗路寻宝记”活动,与参观者互动游戏,一起玩工艺;乐清馆开设直播,线上讲解,带观众畅游展会;泰顺馆,展销一体经营,叫响泰顺石品牌。还有文成、瑞安、平阳、龙湾等展区,集中展示了温州工艺的巧妙,表现了温州工艺与传统文化、美好生活的联系。温州馆呈现了好看、好玩、有意义的展览,无论是展示手段还是观众体验,都是一次创新的突破。
群艺博览 百花共放绘就美好生活
受疫情影响,很多参展商无法到温参展,但本次博览会仍然迎来了全国7个省16个市的247家参展商。北京的景泰蓝、甘肃的珐琅画、广东的木雕、江西的陶瓷、新疆的玉雕……各地展团各展风采,展出当地工艺美术精品力作,并推陈出新,呈现服务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,旅游纪念品。另有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类院校师生前来参展,作品跨界、时尚、新潮,如老树生新枝,给工艺美术增添了新的活力。
博览会期间,举办“中誉杯”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,在855件参评作品中高标准遴选优异作品,以国家级的珍贵荣誉,表彰先进,激励进步,带动广大工艺美术从业者追求卓越,更攀高峰。
学术论坛 新思路筑梦新时代
作为博览会的配套高端学术平台——“手工艺50人论坛”(Craft Economists & Academics 50 Forum CEAF50),以“艺术当随时代·手艺当领时尚”为主题,于11月18日下午隆重召开。大会分开幕式、主旨论坛、圆桌论论坛、多边共建机制发起签字仪式四大板块。
主旨论坛上,演讲嘉宾蒋琼耳、谷利行、朱小杰、杭间围绕“艺术当随时代·手艺当领时尚”的主题,贴近生活、紧扣行业特征,同与会人员分享他们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为时尚产业的的真知灼见。圆桌论坛上,演讲嘉宾黄小明、叶萌春、林霞、冯宇平四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分别从不同领域、不同跨度,通过手工造物这个全球文化的特殊语言,探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,为工艺美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。
会后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、中国拍卖行业协会、中国收藏家协会、中国保利工艺集团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四方签署《推动中国工艺美术艺术品市场化信任多边共建机制》,为高端艺术品的收藏建立信任,推动中国工艺美术高端艺术品的资产化进程。
本届中国(温州)工艺美术博览会完美收官,我们在一览全国各地工艺珍品之外,也看到了工艺美术产业的蓬勃发展。博览会构建了工美文化消费新平台,促进了工美市场的交易合作,推进了工艺美术的市场化、专业化。博览会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。
本届博览会由温州市人民政府、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,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,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、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,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、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、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承办,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工艺美术学会(行业协会)、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、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温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。